序号与名称 | 陈列柜内容 |
**柜:制图基本知识与工具 | 1、罗马数字示列,2、阿拉伯数字示例,3、拉丁字母示例,4、标题栏、明细栏,5、比例,6、字体(GB-T 14691—93)基本要求, 7、长仿宋体汉字示例, 8、图纸幅面和尺寸,9、图框格式,10、三角尺,11、三棱比例尺,12、圆形量角器,13、多功能模板,14、圆规 |
第二柜:点、直线、平面投影 | 1、点的三面投影,2、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,3、线段实长和倾角α,4、垂面侧 ,5、水平面 ,6、斜投影与正投影,7、直线的迹点,8、平面投影的特性,9、迹线平面,10、中心投影法,11、点在直线上的投影特性,12、线段的投影特征,13、四个分角中点的投影 |
第三柜:点、直线、平面的相对位置 | 1、直角投影定理,2、相交两直线的投影,3、利用投影的积聚性求直线与平面的贯穿点,4、用辅助面法求直线与平面的贯穿点,5、利用投影的积聚性求两平面的交线,6、平面迹线作法,7、正垂面上圆的投影,8、立体表面上的直线和投影的相对位置分析,9、交叉两直线的投影`,10、相交两直线的投影特征,11、用辅助线法求直线与平面的贯穿点,12、求两个一般位置平面的交线,13、平行两直线的投影, |
第四柜:投影变换 |
1、投影变换的两种基本方法(换面法),2、投影变换的两种基本方法(旋转法),3、点绕正垂轴旋转,4、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新投影面垂直线,5、将一般位置直线旋转成投影面平行线,6、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新投影面的平行线,7、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新投影面平行面,8、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新投影面垂直面,9、将正垂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,10、点的二次换面,11、投影面平行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, 12、求A点到P平面的距离及A点对P平面13、所作垂线的垂足K, 14、用二次换面法画组合体视图 |